如果说一家公司刚刚解禁期一到,创始团队就准备把手里的股票甩出去,那你是不是会瞬间脑补一句:“这是不是要跑路了?”咱说,这种操作在资本市场上可见不少,利仁科技这波雷操作就又刷新了一把大众的认知。
9月初刚解禁,利仁投资立马来了个公告,说要减持他们手里7%的股份,算下来能套现大概五千五百多万。这个时间点简直不能再妙了,仿佛一切都卡得恰到好处。你认真对比一下,就是在上半年业绩暴跌七成,净利润缩水成小水坑的背景下,控股方的兄弟公司迫不及待开始减仓。咱普通投资者裤腰带还没勒紧呢,人家已经准备好“变现奔跑”了——这真不是巧合吧?
公开信息不复杂,咱来掰开揉碎说。利仁投资其实就是一套夫妻档:宋老亮持股接近半壁江山,老婆齐连英也拿着16%的股份,还是利仁投资的“头儿”。合伙份额也分得明明白白。你说,这两口子凑在一起,家里的电饭锅怕都数不过来。经营着这样一家公司,日子原本应该舒坦,怎奈财报一摆出来,全是“绿油油”的数字,想不让人皱眉都难。
再回到数据面,看着比特币的价格一天一个样,但你要瞟一眼利仁科技的半年报才真正觉得刺激。2025年上半年,营收是2.05亿,听着还挺稳,实际只比去年多了深呼吸一般的0.23%。但看净利润呢?去年同期还能揣到兜里的1918万到今年只剩492万,三年已经咔咔下滑百分之七十四。这数字要是放到小学生成绩单上,老师得急哭了。但利仁科技是上市公司,投资者可没那么多眼泪可以流。
说来也怪,利仁的主营——厨房小家电电饼铛,占了几乎一半营收,但今年不仅销售掉了15.78%,连毛利率都跟着被薅走快6个百分点。其他什么空气炸锅、电烧烤,都跟着一起打滑:空气炸锅跌了三分之一,烧烤类跌得更惨,缩水六成多。说句实话,这已经不是“吃不上饭”了,是“灶台都搬了”。产品端实力不济,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双双见底。去年还能有30.92%毛利率,今年26.17%,净利率更从7.5%砰一下掉到只有2.2%。你要是股东,看着这份报表,估计眼都不敢睁大。
当然,现金流也不能忽视。盈利下滑的同时,今年上半年经营净现金流只有一千一百多万,比去年又砍掉一半多。上市公司居然用“去年子公司拿了产业补助”这个理由来解释,这画风颇像个小学生作业,老师批得又急又恼:“今天没带补助,业绩自然就不好了。”这种理由要骗一骗没看过财报的新手可能还行,动辄几千万的市场,投资人们可不是第一次见风浪。
说回利仁科技的整体走势,减持和业绩滑坡简直你追我赶。2022年净利润五千万,2023年砍一半还多,剩了两千万。2024年就只剩一千万不到,2025年上半年再对半砍,只剩小四百到五百。合着,三年业绩流水线地降,谁能不怀疑这公司是不是“盛年不在”,该分钱走人了?解禁刚满,股东们就开始频频出手,跟股票市场上的“甩卖哥”贴脸输出,不得不让人多想几句。
其实,这种“解禁即套现”的背后,也是资本市场的老套路了。多数创始团队或大股东在锁定期满后都会有所动作,毕竟现金流落袋为安,谁不想给自己打算个退路?但这次利仁科技的时间点着实让人联想丰富,业绩暴跌、控股方减持,都像是在互相呼应,“说得好听叫策略安排,难听了点像是掏空公司”。别跟咱说企业没压力,但你这“急着跑”的操作,投资者的心脏可没你铁。
话说回来,厨房小家电的市场风向也在变。前几年大家还在争着做电饼铛、空气炸锅,各种平台测评、博主种草,把“家用电器”玩出了新花样。可一波又一波的品牌入场,低价战略、同质化产品让利润空间迅速被挤压。消费者不傻,总不能一条街买五个电饼铛,厂家库存压力直接把利润吞了。利仁科技这波算是“被动洗牌”:你卖得多了,毛利不涨,反而每多卖一个还得赔,天台吹风的味道越来越重。
市场环境变了,中小家电的品牌压力几乎扑面而来。渠道为王早就变成了渠道割肉,价格战一打就是几年,品牌影响力少不了靠砸广告砸补贴,但这钱下了口,未必能收获忠实客户。而利仁科技一直主打的产品偏偏又是同质化最严重的领域,小家电的瓶颈都堆在一起,谁也别想逃脱。你下游看消费场景,年轻人一年买一个电饼铛都嫌占地方,老年人更换率不高,电商平台又给了太多促销选择。流量红利刚过去,利润就跟着消失,真是“风水轮流转”。
再说,上市公司做得好不好,最能反映的还是股东行为。利仁投资这回“快刀斩乱麻”,持股刚解禁就出手,现金割走几千万。市场自然就会问:是不是不看好后续增长?或者说,公司内部有没有什么潜在问题?业绩披露时间和减持公告一结合,立马让人浮想联翩。这种“锁定期一过或暴雷,或跑路”,简直成了小盘股的常规剧情,难怪大家都开始“闻股色变”。
不过冷静下来想,利仁科技这几年业绩下滑其实不完全是管理上的锅。整个行业市场已经进入准存量阶段,想靠“新产品弯道超车”,难度太大。你再厉害,也挡不住用户需求萎缩和低价冲击。品牌想翻红,除非能做出产品差异化,否则利润只会越磨越薄。单靠压缩成本、渠道扩展,也都是同一锅饭抢食。再大的公司,也有吃不饱饿肚皮的那一天。
当然了,减持消息对二级市场杀伤力不小。短期来看,大股东这波操作往往容易引发股价剧烈波动。投资者既怕业绩“塌方”,更怕“管理层跑路”引发信心危机。谁都知道,上市公司最大的底气就是持续发展,如果高层自己都急着撤离,那市场能不心慌吗?
业绩止跌难,减持又快,利仁科技这场组合拳也算是“动静大于实质”。不少业内人士吐槽,小家电这门生意越来越像“体力活”,想挣钱得“拼劲儿和良心都在线”。如今行业四面楚歌,股东们还不忘“现金为王”,难怪大众心态“绿得发慌”。
未来咋办?顶着利润下滑的压力,小家电公司要破局就得有点儿新东西出来。技术创新、场景重构、“以旧换新”,用脚投票的终端客户谁都惯不着。咱们普通吃瓜群众也看得出来,单一产品线生命周期越来越短,企业要撑下去,不拿真本事拼,谁信你会翻盘?
回头再看利仁投资这波减持,规矩是没毛病,资本市场本就允许自由买卖。可时间点踩得这么“巧妙”,难免让人多想几步。对散户来说,看到盈利持续下滑,大股东却信心满满地“落袋为安”,谁都心里不踏实。那句巨魔式段子:“大股东会割你韭菜,但割完后也未必自己吃剩下的。”也许就能拿来调侃这一幕了。
聊到这儿,该说的都说完了,市场有市场的逻辑,股民有自己的算盘。利仁科技如今这步棋,大家怎么看?解禁时机、业绩暴跌、控股减持,这波操作你会买账吗?不妨一块讨论,留言区见——你是会坚定持有,还是开始默默“割肉”跑路?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
配资网上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