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的集团今年半年净赚260亿,这数据一出,估计不少小伙伴的下巴都快掉地上了吧。有人可能要问了,怎么感觉这家电大佬“突然”间进了收获大年?这个数字看上去活像玩模拟经营游戏时点了加速,余额蹭蹭往上涨。但用“突然”形容其实也不太合适,毕竟行业老炮儿们都知道,美的的多元化和出海梦想,早在前些年就已经埋下了伏笔——只不过那时候没人敢断言,收获季是不是真能到来。如果刨根问底,倒是还有不少值得拆着看、慢慢盘的地方。不信,接着往下聊。
先说那几个鸡贼的现象,港股居然比A股贵。平常大家都说A股有溢价,结果这次美的直接反向操作。有同学看到这也许心里觉得“比别家贵的就是好的”,但真没这么简单。实际上海外资金看重的,是业绩和多元化这两大硬指标。市场买单的本质,不就是企业当下表现是否出彩吗?这一波美的的财报,亮眼得像校门口刚发的获奖喜报,营业总收入飙到2523.31亿元,净利润冲上260.14亿元,这增速让不少同行汗颜。扣非那块数据更是顶流,30%的增幅,说出去都够海尔和格力吃两天醋了。再一对比,三家老朋友中,海尔次之,格力今年上半年仿佛有点掉队。
大家都知道,三大白电巨头自家各有小算盘,但周期逆风下,谁能逆势把业绩拉起来,自然得讲点真本事出来。海尔和美的各自都有出海和多元化的招牌动作,而格力今年就显得有些后力不足。说到多元化,美的这招不只是讲个故事,纯粹拿数据说话。国内营收近1440亿,占大头57.31%,海外那边也不遑多让,1072亿,增速甚至比国内还快,将近18%,而且海外市场布局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,光售后服务网点就拉出来5千多个,海外零售商群像堆雪人、越堆越大。到了2025年6月底,海外员工甩出来也能排一场中型演唱会,4万人上下。想想这家230多斤的白电巨头,如今国际牌也打得风生水起,谁还敢说出海没竞争力?
再顺着线看产品分类,美的的智能家居业务收入已经踢上天花板,半年就搞进1672亿,占总营收三分之二,增长也不赖。工业、商业解决方案那些新板块,也是步步高升,光是机器人、自动化、新能源就吃进645亿;别看数字没家政那么大,但增速却更劲爆。企业转型这两年流行一句老话,“要么数字化,要么出局”,可美的这次不玩嘴皮子,实打实地砸钱。研发投入88亿,上升超14%,全球研发人员已经突破2.3万人,光非一线员工里就能挑一半出来是搞科研的;想想,家电公司做得像硅谷创业家,这画风还真够魔幻。
有意思的还在后面。美的除了业务猛涨,对投资者也没忘了回馈。盘一盘,这次分红又壕气冲天,每10股给你5块钱,谁不夸一句“真大气”?从2013年整体上市到今天,累计分红早把千亿大关抬高出房门口。有人说A股讲故事,港股看实绩,恰恰美的这次两头通杀,连股价都连涨三年,气势汹汹压过海尔和格力。今年还说要继续简化经营,搞自我颠覆,瞄准科技领先当饭吃,听起来像做战略,但效果就摆在那,多个板块都在加速奔跑,OBM业务海外收入一口气做到了智能家居业务海外收入的45%以上,电商海外品牌销售涨幅过30%。这成绩单搁楼道里随便贴,估计也能把市值吹起来。
表象挺繁华,但细扒下来疑问还一筐。比如,海外营收增速那么猛,是不是意味着国内市场遇到瓶颈了?又比如,智能家居那块持续暴走,美的会不会后续把重心彻底偏向新业务?你说,出海是所有白电企业的救命稻草吗?还是说只是美的和海尔能玩的游戏,格力今年掉队,是战略本身的问题还是运气背叛了它?投资人确实收获满满,但这些分红和股价飙升,能不能一直持续?市场认可是一方面,真金白银进账才是底气,未来美的究竟还能持续复制奇迹吗?
说实话,白电行业当年被定义成“你家厨房永远会有新的冰箱”那种典型的刚需赛道,虽然天花板高,但竞争也贼恶。过去几年里,不少人心里头都在盘算:到底啥时候才是出局的分水岭?看趋势,行业逆周期慢慢走向尽头,新技旧技都在混战,美的多元化走得猛,有科技有产业链有布局,跟着海尔一起拼海外蛋糕,业绩和市值的双重加持才勉强让它成了“强者恒强”。但这事有别家能模仿吗?有人就爱拿苹果三星那种庞然大物类比,但中国家电公司也是各有各的独门绝技,可不是谁都能原地起飞。
这里要说一句,行业做多元化,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一口吞下去的蛋糕。闷声发财的路,从来不简单。美的在智能家居和自动化这块下了狠工夫,连工业端都没放过,搞机器人、搞数字建筑,甚至新能源这碗水都去舀一瓢,这种大象跳舞,时刻都可能踩上一只小蚂蚁。但大玩家的好处就在于,有足够的耐心和砸钱的底气,一边看风口轮流吹,一边自己做风。行业里说顶流的都怕掉队,可是真正能持续创新,稳步进步的只剩下少数。
翻过头来再看投资者回报,大部分人其实最关心的还不是营收那串数字。股市里的“分红话题”本来就是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,美的一轮又一轮大手笔分红,这气度在A股上市公司里也算是有模有样。股价三年连涨,涨得比邻居白电巨头都要稳,都快成了老百姓心中的“理财小金牛”。有网友开玩笑,说美的的年终奖,就是买它的股票比上班还香;这话糙理不糙,大企业分红多了,散户心里才安稳。
哎,话说到这,难免有人要杠:这么多年的分红和业绩,上下波动会不会很快?万一科技周期、出海逻辑再遇到什么麻烦,美的还能一骑绝尘么?其实,这都是“常持有”的投资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。公司能保证持续创新,还能抓住行业新风口,才是真的有底气走得更远。毕竟,市场变化比小学生放假的心情还快,今天你能横扫全球,明天外部环境一变,说不定又要重新洗牌。
今年美的喊要自我颠覆,科技引领,听着还挺像在圈子里做战略演讲。可说到底,大企业做强做大的路,很容易忽略细节和变化。全球市场的扩展当然重要,但国内需求稳定才是老本行;海外无人区一头扎进去不容易,竞争强的地方风浪也大,大家都在盯着那些新兴市场的增长空间。但能不能守得住自己的江山,又能不断闯出新路,真考验管理层的智慧。
技术投入一直在涨,2.3万研发工程师也是家电圈妥妥的人才库。有人说美的的人力资源已经快赶上科技公司。这种背景之下,产品更新迭代、产业升级显得格外重要。行业里的“智能家居”早成了兵家必争之地,谁不想分一块蛋糕?但做得好和做得快,不能完全划等号,用户的口碑和市场占有率才是硬刚实力。
美的的多元化战略,其实也像是在玩“组合加速”——把传统业务和新兴技术捆绑前行。这种创新驱动,看起来很美,但走错一步也有风险。每一轮投入都需要市场反馈够快,否则容易变成“创新泡沫”。到底现在这种高增长态势后头藏着什么隐忧?行业周期是否已经到头?还是说只是市场暂时给了企业一场盛宴?面对这些问题,没人有绝对答案。只能说,当前美的凭借多元布局和海外拓展,确实占了先机。
再挑挑细节——海外自有品牌、OBM业务,是不是还能成为新一代增长点?美的这几年不断强调要做“自主品牌”,而不是代工出口。这思路明确转成品牌溢价,和单纯的生产型公司已经拉开距离。未来海外收入比重会不会继续扩大?市场反馈到底还能维持多久?又会不会有新玩家杀进市场,打破现有格局?这种问题,谁知道呢,毕竟全球经济变脸像大爷逛超市,看心情随时能改。
说了这么多,咱翻个底,实在不想给美的画太大饼。业绩确实很厉害,分红也牛,市场认可度都摆在眼前。但未来能否持续收获,还得看企业持续创新、战略转型以及对市场的敏感度。咱们作为围观群众,也不该光看热闹,得多问一句:强者恒强的事,是不是也有天花板?对普通投资者来说,买股票不是买彩票,也不是过年抢红包。行业变化年年有,企业如何稳住优势,才是最值得思考的点。
你说,美的集团还能一直这么狂奔吗?要不你也来聊聊,怎么看“白电巨头”未来的赛道,业绩和分红这种“双响炮”,真的是赢家的标配吗?
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,倡导健康、正面的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修正需求,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配资网上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